尽管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白血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却存在排异的风险。移植后为什么不排异?这涉及到人体免疫系统的奥秘。
人体免疫系统是一套复杂而庞大的网络,旨在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和异常细胞的侵害。它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和分子组成,其中包括T细胞和B细胞。排异反应的主要机制之一是通过这些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攻击来完成的。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患者接受预处理的“准备阶段”。这通常包括使用化疗药物或放射疗法彻底抑制或摧毁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以便为移植提供空间。这种过程会有效地消除或大大降低患者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削弱了排异反应的能力。
然后,从供体中获取的造血干细胞将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注入患者体内。当这些细胞进入患者的骨髓,它们会慢慢开始生成新的血细胞,以取代患者原有的异常细胞。
虽然白血病患者在移植后的体内有新的免疫细胞,但因为患者进行了预处理,体内原有的免疫细胞数量减少,抑制了移植物产生排异反应的能力。此外,供体的造血干细胞在移植前经过匹配,以尽量保证与患者的组织相容性。这进一步减少了排异反应的可能性。
然而,即使采取了这些预防措施,排异反应仍然可能发生。这时,医生通常会使用免疫抑制剂来抑制患者的免疫反应,以避免对移植物的攻击。
总的来说,白血病移植后不排异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预处理减少患者的免疫细胞数量,供体获取的造血干细胞经过匹配,以尽量保证组织相容性,并可能使用免疫抑制剂来控制排异反应。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发生率较低,为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前景。